|
|
 | 文 章 详 细 内 容 |
|
|
|
彭水苗族村民农家乐致富 |
|
|
[分类:蓟县民宿新闻/蓟县乡村新闻][字号:18px/14px/12px][颜色:■■■■■■] |
彭水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因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五年前全县低收入贫困人口12.4万人,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300元,被评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如今该县已减少贫困人口6.5万人。
彭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程途说,这些年来,县委县政府除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外,还借助当地民风习俗,带动村民发展特色旅游致富。
添砖加瓦做旅游
罗家坨苗寨距离彭水县城52公里,位于民歌之乡彭水县鞍子镇新式村四组,堪称重庆境内最大的家族苗寨,这里由近百间土瓦屋组成,居住着60多户、近300名苗族村民,有500多年的历史。
下午3时,重庆晚报记者乘车前往苗寨,路过崭新的环山公路,沿线银杏树仿佛带人进入仙境。下车后站在高处往下看,整片木质结构的吊脚楼依山而建,有的建筑是全封闭四合院式,有的是半封闭厢房式,各式各样错落有致。由政府出资翻新后的苗宅,青瓦、飞檐、红门是统一建筑亮点,木梁上雕饰有种形态的生肖图案,惟妙惟肖。
吃住包月打七折
罗顺华是当地一家旅游示范户,土瓦木梁外形的房屋内,铺上了白色的地瓷砖,厨房内放着两个高两米的大冰箱。
“这些瓷砖是政府投资装修的,寨民没掏一分钱,木梁不稳固请师傅来修,政府还给我报了30%费用。”罗顺华说,现在条件跟上了,每年夏天来避暑的游客不在少数,去年他家还接待了不少俄罗斯、韩国等外国客人。
“包吃住每天80元,住一个月打七折。”罗顺华说,三年前他开始试营业,去年除去5000元成本,全年赚了一万元左右,跟以前卖大米和玉米的年收入相比,高出了五倍。
唱山歌吃鼎锅饭
罗兴付是当地有名的金嗓子。“用唱歌方式对话,是苗族人的语言文化,游客来玩不妨敞开嗓子高歌,围在炕前吃顿鼎锅饭。”
罗兴付说,当地人做饭不淘米,把米放在鼎锅内盛上水,坐在炕上双手转动鼎锅20分钟,就可吃到白净剔透的大米饭,而且饭锅巴特别香,此外还有斑鸠豆腐、糍粑、风萝卜、土鸡等,都是当地饮食特色。
|
文章来源:蓟县农家院网 作者:蓟县农家院网 整理日期:2013-6-4 |
[文章浏览:946][留言反馈][打印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