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章 详 细 内 容 |
|
|
|
狼牙山下农家院 |
|
|
[分类:蓟县民宿新闻/蓟县乡村新闻][字号:18px/14px/12px][颜色:■■■■■■] |
“狼牙山景区开发前,村里的人均收入是700多元,后来到最多达到2500元,当今的人均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9月12日,易县狼牙山镇宣传委员连东霞说出了记在心里的这本账,也道出了旅游经济给村民带来的新变化。
“旅游兴了农家乐,农家乐同时也在反哺旅游,景区与村里美满共荣,我们的生活有奔头。”狼牙山脚下的杜甫农家老板李晓辉高兴地说。
周末的狼牙山景区,人流如织,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的2万多名游客卸下都市的重压,沉醉在这块红色与绿色生态相融合的旅游胜地。时近中午,景区各农家乐忙得热火朝天,为游客们准备丰盛的农家午餐。在杜甫农家乐园,老板忙到下午2时多,才算有空坐下来与笔者聊聊。李晓辉说,他从2000年开始搞农家乐,当时游客只是在院子里就餐,到了2004年建了两侧的楼房,2007年建了就餐大厅,现在可以同时接待游客800人就餐。今年又新建了18个标准间住房和有着独特艺术价值的奇石馆,年综合收入能达到50万元。现在想想有时感觉像在做梦,10年前这里都是石头房,吃饭都成问题,要不是狼牙山开发成景区并成为红色教育及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色旅游首选地,短短十多年发生这样大的变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如今的狼牙山景区,山上水也有了,路也宽了,修建五勇士铜像,开发的沙滩浴场、龙门湖欢乐世界、葵花园、牡丹园等景点吸引着游客,带火农家乐。
据了解,在农家乐最初发展时,狼牙山下东西水村的农户因缺资金没经验,积极性不高,镇里就积极为农户做工作,先确立10户积极性高、条件较好的农户作典型,在资金上积极争取小额贷款5万元支持,从而以点带面,做大做强。通过典型带动,东西水村农户看到了发展农家乐的效益,纷纷开起农家乐。自2000年开始,全村建起农家乐饭店100多家,户均每天接待游客30至50人,并可住宿,规模不等。年收入最高达50多万元,经营户年人均收入都在5万至15万元之上。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农家乐也为本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全村100多家农家乐可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1500多人。同时,农家乐特有的农家饭菜也为景区带来众多的回头客。
|
文章来源:蓟县农家院网 作者:蓟县农家院网 整理日期:2013-9-16 |
[文章浏览:1019][留言反馈][打印文章] |
|
|
|
|
|
|